新闻资讯
在SMT(表面贴装技术)生产线上,有多种检测技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MT检测技术:
1. 人工目检
特点:利用人的眼睛借助带照明或不带照明的放大镜,用肉眼观察检验印制电路板及焊点的外观、缺件、错件、极性反、偏移、立碑等方面的质量问题。
优点:简单快捷,成本低。
缺点: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视力,对于微小缺陷可能难以察觉。
2. 数码显微镜
特点:将显微镜看到的实物图像通过数模转换,放大后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,可以将图片保存、放大、打印。配测量软件可以测量各种数据。
应用:适用于电子工业生产线的检验、印刷线路板的检测、印刷电路组件中出现的焊接缺陷的检测等。
3. SPI锡膏检测仪
特点:利用光学原理,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计算印刷在PCB板上的锡膏高度,检测和分析锡膏印刷的质量,提前发现SMT工艺缺陷。
应用:减少由于锡膏印刷不良造成的缺陷,给操作人员强有力的品管支持,增强制程性能。
4. 自动光学检测(AOI)
特点:利用高精度相机和图像处理技术,对贴片元件进行非接触式扫描,并与预设的CAD数据进行比对,自动检测元件的位置偏差、缺失、极性错误、焊接不良等缺陷。
应用:在线AOI直接集成在生产线中,能够实时对产品进行检测,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;离线AOI通常在生产线外进行,用于对已完成的产品进行全面、细致的检测。
5. SMT首件检测仪
特点:通过智能集成CAD坐标、BOM清单和首件PCB扫描图,系统自动录入测量数据,实现SMT生产线产品首件检查化繁为简,LCR读取数据自动对应相应位置并进行自动判断检测结果。
应用:杜绝误测和漏测,并自动生成测试报表存于数据库。
6. 自动X射线检测(AXI)
特点:利用X射线可穿透物质并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缺陷,主要检测焊点内部缺陷,如BGA、CSP和FC中Chip的焊点检测。
应用:适用于检测焊点内部的空洞、裂纹以及多层PCB中的内部连接情况等。
7. 在线测试(ICT)
特点:通过针床接触电路板上的测试点,检测电路的连通性、电阻、电容等参数,以确保电路板的功能正常。
应用:针床式ICT可进行模拟器件功能和数字器件逻辑功能测试,故障覆盖率高,但对每种单板需制作专用的针床夹具,夹具制作和程序开发周期长。飞针式测试仪用探针代替针床,不需制作夹具,程序开发时间短,但测试速度相对较慢。
8. 功能测试(FCT)
特点:对测试电路板提供模拟的运行环境,使电路板工作于设计状态,从而获取输出,进行验证电路板的功能状态的测试方法。
应用:将组装好的某电子设备上的专用线路板连接到该设备的适当电路上,然后加电压,如果设备正常工作就表明线路板合格。
9. 自动外观检查(AVI)
特点:结合了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,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SMT贴片中的各种外观缺陷,如划痕、污渍、元件变形等。
应用:具有检测精度高、速度快、适应性强等优点,能够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。
10. 综合测试与数据分析
特点: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(如AOI检测结果、ICT/FCT测试报告等),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,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。
应用:利用统计分析方法(如SPC控制图等)对生产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,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这些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,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应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、产品类型和质量要求来决定。